
如果你以為旅行等於美麗的風景照片,那你誤會旅行了
前陣子跟朋友聊到,年輕人對於旅行的想法是什麼。近幾年來,遊學、打工旅遊、背包客這些詞彙已經時常出現在我們生活中,facebook打開來,也時常看到身邊的朋友跟世界各地景點拍照、打卡的動態,但這些動態,為什麼沒有讓更多人視旅行為年輕一定要做的一件事。
我認識許多朋友,在大學時花一、兩個月獨自出走,到一個全然不同的環境旅行。我看見他們因為這樣的旅行,看到了以往都沒有看過的新事物而拓展視野、結交價值觀完全不同的朋友而學會夢想的意義、獨自打理旅行的事物而變得獨立、在差異的文化中獲得反思而更看得清楚自己和台灣。我相信這些都是滾出去的人的共同體會,撇開跟團、純粹觀光的旅行不談,我所認知的旅行,應該有這些美麗且珍貴的意義,對於台灣年輕人。
但如果你不是旅行者,你一定無法理解,或是想都沒想過,因為你在FB上只會看到美麗風景的照片,你看不到的是,抵達那個景點的過程,旅人有過多少慌張無助的迷路,也許搭錯車、語言不通難以問路,最後只能突破自己的害怕變得勇敢;你在FB上看到的是黃種人跟白種人笑得開心的合照,但你看不到的,是他也許第一次突破自己去認識一個不同膚色的人、並從談話中發現許多價值觀差異而衝擊著他的內心。最後他學會尊重和理解,拍下了這張跨國友情的照片;你也許還會看到台灣人拿著國旗跟外國人的照片,但你看不到的是在這張照片的背後,是他第一次在國際上講自己來自台灣、還有台灣的歷史、政治種種,第一次很深刻的感受到,為台灣發聲的感動是什麼樣子。